首页 365直播备用网址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365直播备用网址介绍

你的位置:365直播备用网址 > 365直播备用网址介绍 > 1996年,一七旬老汉来到部队驻地,报告首长:任务已完成,请指示

1996年,一七旬老汉来到部队驻地,报告首长:任务已完成,请指示

发布日期:2024-12-21 06:12    点击次数:116

真的有人会为了一次任务报告而苦苦追寻几十年吗?当然,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真的有人这么坚持。

1996年,就有这样一个人,还是位七旬老汉,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了部队驻地,对着部队的现任团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报告首长,任务已完成,请指示!”

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似乎用尽了老人的力气。而此时的团长也感到迷茫,因为从这句话不难看出,这位老人应该也是一名军人。

可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已经这么大年纪的他又在报告什么任务呢?

随着团长的询问和老人的讲述,缓缓拉开了那不曾忘却的、悲壮的记忆!老人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8年。

誓死守卫,掩护撤离

随着老人的讲述,团长知道了他叫常孟兰,1944年参军,自参军后历经多场战争,战功累累。

1948年11月19日,距离最后的胜利不到一年的时间。当时常孟兰所在的团根据战争形势,正在向关外转移。

然而在转移的途中,在北京延庆县桑园镇的古长城脚下不幸和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相遇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相遇,本该瞬间炮火连天的,可是由于情况不明,不太清楚彼此的真正实力,都暂停了所有行动,原地商议。

虽然不能确定敌军的真正实力,但是我军对于自己的实力还是比较清楚地,因此非常明白敌强我弱。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敌方硬拼是没有好处。为了减少伤亡,当时的团长立即制定了走为上策的作战策略,打算借着夜幕的掩护撤离。

而为保证大部队能够安全撤离,必须要有人留下断后,为部队撤离争取时间。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常孟兰所在的连队。

常孟兰连队的连长在一番安排部署之下,又把吸引敌人主力的任务交给了常孟兰。命令他带五班的7个人执行这项最艰巨的任务。

其余的人则需要在大部队和常孟兰等人之间接应,同时严密注意周边的情况,一发现不对,立刻战斗,以保证大部队安全撤离。

当常孟兰向连长询问他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撤退时,连长只说了一句话:“不论任务有多么艰巨,在号角声没有响起之前决不能撤退!”

就是因为这个命令,让常孟兰一直死守着那个地方,为部队撤离拖延时间,也正是因为这个命令导致四十多年的苦苦寻找和余生的心结。

当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常孟兰和他的7名战友都明白,这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或者说是个需要用生命来完成的任务。

前路凶险,但是没有一个人犹豫和退缩,他们勇敢地留了下来,并用生命来守护部队撤离。

常孟兰和他的7名战友经过一番安排,找好了隐蔽点来阻止敌军的追击。他们要坚持到天彻底黑下来才行,每一个人都用了十二分的精力,严密注视前方的敌人,决不能让一敌军突破他们这道防线。

他们绝不怕牺牲,但也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所以,此时那一声军号就是他们自己的生命。

为了战士们的生命安全,常孟兰尽最大的努力安排,他想让大家都能活下来。他让一名小战士在离主阵地100多米的一个高地隐蔽,集中注意专门听那一声军号。

战斗打响后,敌人一波一波的往前冲,常孟兰等人也是奋力抵抗,用机枪和手榴弹将冲上前的敌人打退。

常孟兰觉得,自己以前参与过的每一次战斗都没有这次的艰难。他还听到了山下汽车和坦克的声音,他很担心他们是否能坚持得住。

当战斗打响二十多分钟后,天已经黑了,但是对面的敌军攻势依旧很猛,眼看着自己这边的弹药都快不足了,再打下去,恐怕就是全部牺牲的结局。

面对激烈的战斗,我方已经快撑不住了,可是号角迟迟没有响起,那个小战士也沉不住气了。

他跑过来和常孟兰说道:“排长,敌人的攻势太猛了,再打下去就是送死啊!现在天也黑了,估计大部队都已经撤离了,要不咱们趁现在也慢慢往后撤吧?”

常孟兰也十分清楚小战士说的情况,明白再打下去就是一个死,可尽管心里再清楚,但服众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于是常孟兰就下达了死战的命令:只要号声不响,他们就得继续打、不能撤退,否则就是违法部队纪律!

就这样,8个人在敌人的攻击下顽强的阻击,一次又一次艰难的将敌人打退。直到精疲力尽、几乎弹尽粮绝,他们还在坚持。

一个半小时了,天已经彻底黑了。他们都在想,这么久了部队肯定已经撤离了,任务完成了,战士们再次催促常孟兰撤退。

此时的常孟兰也在想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可是最关键的号角声迟迟未能响起,这让常孟兰犹豫。

最终常孟兰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作战。而此时的敌军由于前几次的进攻始终没有得手,也改变了作战的策略。

利用照明弹摸清他们的位置,然后炮火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敌军最终还是冲了上来,幸存的人很快就和敌军打在了一起。

在敌军的围攻下,常孟兰提着一挺轻机枪就冲了上去,似乎抱着一股死志,常孟兰不顾身上的伤和敌人硬拼。

这让他在敌人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奇迹般地突围了出来,出来后的常孟兰没敢停歇,一直往前跑。

等到彻底远离了战场,他才敢停下来,可停下来后的他,也发现了自己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他的战友们都牺牲了,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这场战争为了等那一声号角,他的战友们再也无法归队了,常孟兰心里非常难受,他不确定号角是否吹响,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听到,才导致了战友们的牺牲。

自责、愧疚充满着内心,他迫切希望找到部队问清原因。可是谁曾想这一找就是四十多年。

多年寻找,最终归队

奋力突出重围的常孟兰四处打听自己部队的下落,可是找了很长的时间一直都没有任何消息。常孟兰只好先回了老家赞皇县。

但是他是军人,服众命令是天职,一天没有归队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常孟兰的心里就一天也不得安稳。

在常孟兰的心里,他一直记挂着部队和一起执行任务的八名战友。如果没有联系到部队复命,那将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所以,多年来常孟兰一直没有放弃寻找部队的踪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常孟兰就去了北京,他想去看看有没有自己部队的消息。

常孟兰找到了一个军区专门负责管理战争中失散人员的部门,部门的人员核实了他的消息,而对于他的部队则是让他回家继续等候。

但是让他回家等消息后就再也没了消息,两年过去后,他不得已又去了一次北京,这次接待他的同志告诉他他所在的部队入朝作战去了,又让他回家等消息。

面对命令,军人要做的只有服从。可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回复。常孟兰担心自己会等不下去,所以他去了很多地方,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战友或者部队的消息,但都一无所获。

终于,四十多年后的一天,让他得到了关于部队的消息。某军事学院的副院长王定庆因为学院驻训的缘故,偶然得知了常孟兰的故事,并且被他的这种坚持深深感动。

在常孟兰的请求下,王定庆答应帮他寻找部队,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年初的时候,王定庆给常孟兰带来了部队的消息。

毕竟已经四十多年过去了,部队很多机制都发生了改变,现如今沈阳军区某集团军便是常孟兰当年所在的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而驻在辽宁本溪的一个地炮团前身就是常老所在的三十团。

听到这个消息的常孟兰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就着急赶往本溪。当时正值年关,家人也不放心、但又阻拦不了。

于是,常孟兰就带着行李出发了,等到了本溪后,得知部队已经换防到一个小镇,常孟兰在车站蹲了一夜。

第二天因为是大年三十的缘故好不容易才搭上了一辆车,来到了那个小镇。一打听,到部队的营房还有几公里,天也黑了,又下起了大雪。

常孟兰一咬牙就走着去往了营地。天气寒冷,常孟兰年纪又大了,等到看见部队门口的灯光时,常孟兰已经走不动路了。

他在雪地里艰难地爬行,都快被冻僵了,最后幸好是部队里的车路过,救下了常孟兰,把他带回了营地。

缓过来后的常孟兰对着身边的战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请求见团长。当团长来到后,常孟兰再也忍不住了,他留下了眼泪。

“报告团长!原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三十团三营八连二排排长常孟兰,奉命带领五班七名战士,为掩护部队安全撤离执行阻击战,在战斗中两名战士牺牲,其余人员下落不明,我不幸与部队失去联系……请首长指示!”

号角谜团、终无所获

老泪纵横的常孟兰艰难地起身、立正、敬礼,最后用尽力气大声的喊出了这句迟到多年的复命报告。

随后常孟兰讲述了自己这四十几年的经历,王团长也惊呆了,为了多年前那场悲壮的战役,也为了他四十多年的坚持。

随着事情慢慢的讲述,王团长也终于认出了眼前这位老人,虽然他没有参与过当年的战争,但是在团里的荣誉室里却有记载。

那里有一张被放得大大的照片,而照片上的人就是年轻时的常孟兰。对于常孟兰的经历,团里也是有记载的,他是一位非常英勇的战士。

年轻的团长面对白发的老人,激动地回礼道:“常孟兰同志,我代表组织对你们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气概、巨大的牺牲精神表示衷心感谢,你们的战斗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对你们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面对这一番话,常孟兰又忍不住再次流下了眼泪,他多年的愿望终于完成了!苦苦追寻四十多年,常孟兰老人终于回到了部队,完成了任务。但是对于那声号角到底有没有吹响,始终是一个谜团!

当年的战争,让很多人都留在了1958年,常孟兰的战友们幸存的没几个,再加上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就算有知道当年真相的人也难保还能联系上。

可是常孟兰始终没有放弃,他希望可以找到当年的知情人,但最终都一无所获。

每当常孟兰想起当年那场战役的时候,他就不禁猜测,难道撤离的部队也遇上敌军了?或者是自己因为激烈的战斗没有听到号角声?更或许是连长忘记了?

种种想法袭上心头,他更加想要知道真相,因为他时常在怀疑那一声号角究竟有没有吹响,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才导致战友们牺牲的。

这就像一个魔咒一样一直困扰着常孟兰,他想找到部队不仅仅是想完成自己的任务,更想寻求一个答案。

在他的后半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是回到部队复命,为当年那场任务画上一个句号,也让人们知道当年牺牲的战友们,他们不该被忘记。二就是想知道当年的号角到底有没有吹响。

这几乎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可物是人非,即使后来找到了部队,常孟兰也始终没有求得一个答案!

号角的谜团在常孟兰这里始终没有人给他解答,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最后常孟兰老人带着这个遗憾于2004年去世,享年79岁。

在2007年的时候,一部军事大片《集结号》在全国热播,赚足了大家的眼泪,里面的主角谷子地的原型就是常孟兰老人。

而《集结号》的故事就是1948年那场战役,就是常孟兰老人的故事。现实中的常孟兰没有得到证实,而影片中的谷子地却实现了愿望。

这也算为常孟兰老人寻得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结语

常孟兰老人的故事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他的后半生几乎都在为寻找部队而坚持,他想知道那一声号角到底有没有吹响,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安心,更是为了给当年那些战友们一个交代!

这就是军人,服从命令、不惧牺牲,为了一个任务可以用生命捍卫,可以用一生来完成,不惧千难万险!常孟兰老人所做的一切堪称军魂!

华夏盛世,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努力、坚持和守护,才有了如今的国泰民安!每一位军人都值得被人敬仰!

而那些牺牲的战士们也不应该被忘记,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永远记下来!

常孟兰部队孟兰王定庆战友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