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越军被迫调整战略,内部资料透露,老山前线死伤率高达40%
1987年越军被迫调整战略,内部资料透露,老山前线死伤率高达40%
1979年2月,自卫还击战的号角吹响,3月中旬部队撤离回国,此后中越双方陷入了长达十年左右的对峙中,而在西南方向的柬埔寨战场,越军同样举步维艰。1987年,是越军陷入两线作战泥沼的第9个年头,此时的越南经济严重超负荷,国内发展缓慢甚至有所倒退,老百姓苦不堪言。
面对如此困境,越南高层决定改变战略方向,并且作出了一些措施:首先是裁减军队人数,将一些机关单位进行合并,部分的主力部队改成生产建设部队,希望能缓解军队的一些困境,不过根据越军的内部资料透露,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有所加剧。
越南的机关报《人民军队报》发表文章,越军各级军官问题层出不穷,几乎难以控制。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中下层的士兵,部队纪律涣散,士兵的厌战情绪很大,注意力不集中,无故装病,请假的人日益增多。仅仅是345师的一个团,一年中请假并且超过期限的人数达到了几十人,在柬的7701部队逃兵人数比前一年上升13%。
野心勃勃的越军四面征战,北与中国爆发冲突,西南出兵柬埔寨,西北控制老挝,甚至还想进犯西面的泰国,结果接连碰壁损失惨重。1988年1月,越南《人民军队报》发表文章,仅1987年一年,越军第二军区的前线医院接收来自老山战场退下来的伤兵就超过了4万,其中2000多人是重伤者,800多人因不治而亡,死伤率高达40%。
为了能够应对这么多的伤员,第二军区派出了17个救治突击队,共计上万人奔赴前线抢救伤员。因为供血不足,只能从突击队员身上抽血,而第一军区的前线医院因为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伤员,只能转移到后方医院,该医院仅1987年一年就收治了大约1.8万余人。
越军在1988年初召开的全军训练会议上,各军区兵种的代表们一致认为,去年的战斗训练未达标,这都是因为不受重视的结果,在训练物资以及生活上无法保障,从而导致质量下降。大家纷纷抱怨,各级之间缺乏责任心,没有积极性和热情,必须增加经费,军队自身已无力承担。
这些问题会议上越方也都承认,在1987年物价上涨,各部门之间协同失衡,物资难以保障,如果再不改变,1988年情况会加剧,可是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在一片埋怨中会议就这么结束了。
此后越军作出反省,承认因为错误的战略才导致这样的局面,于是被迫调整了战略,即要在和平环境下建设部队,同时减少在柬的行动,主动收缩阵地,减少边境的驻防兵力,以前是寸步不让,对等还击,现在转为减少摩擦,认清现实。
越军调整战略后,中方也逐步降低边境温度。90年代初,双方停止了战斗,枪炮声不断的边境总算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不得不佩服祖国的应对之策,老山前线的战斗,不仅锻炼了各军的实战水平,还迫使越军调整战略,可谓一举两得。
越军死伤率前线越南老山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上一篇:没有了